乔兆红:党的战略抉择引导经济改革发展

发布时间:2012-06-01  浏览次数:233


本文原载2011年08月15日《解放日报》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指出,“面向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这一论断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对于我们继往开来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践表明,正是由于党的战略抉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得以快速推进。新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党的战略抉择提出了更大挑战。我们要科学分析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只有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才能使党的战略抉择更好地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政治保障和方向指引,从而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执政党的战略变迁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两个历史性转折。1993年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两大转折的出现,深刻反映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执政党的战略变迁。

一、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并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推进。在198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同志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这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文件。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议事日程,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终目的是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长期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的首要任务,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又极大地影响着经济发展。因此,在经济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三个有利于”的条件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可见,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特点就是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加以推进。

二、体制转轨时期,政治体制改革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体制转轨时期,政治体制改革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

1978年至1991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时期,其中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实施提供了根本保障。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之初,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1986年,邓小平再次提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党政分开是这一时期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强调,要以党政分开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条件。

三、以人为本,依法执政,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面对社会利益分化,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强调“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同时,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步入法治框架。“改革不可动摇,但改革必须服从于发展与稳定的大局。”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是中心。党的战略抉择应围绕这一中心进行,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此,提高行政效率和公正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法治环境,成为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所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加快法治建设步伐,包括党的建设在内的各项改革逐步走向以法律为准绳的阶段,法治成为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保障。

政党战略抉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良性互动

凭借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执政党的战略抉择为经济体制乃至整个社会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保证了改革战略方向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一、党的战略抉择引导经济体制改革。保持正确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是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关键,其实现有赖于执政党的战略抉择。如何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路径的选择非常重要。“摸着石头过河”常被用来描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政党的战略变迁事实上也遵循着这一条发展规律。从特区窗口的试验,到“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充分讨论,最终达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识,我们党的正确领导确保了经济体制改革得以用相对小的代价寻找到正确的前行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从政企分开起始,我们逐步探索出适合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方面,加强国有经济部门中党的领导,从更高层次上把握国有经济的发展方向,夯实党的阶级基础,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调整国有资产的布局,把国有资产主要集中在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通过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发挥主导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事实证明,正是由于党的决策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才能正确引导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稳步而有效地使国民经济运行方式转上市场经济轨道。

二、党的战略抉择始终服务于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是党带领全国人民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战略抉择一直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展开。无论是大政方针上的调整,还是组织建设的完善,党的抉择都紧紧围绕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有力支持和推动了经济改革与发展。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所有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来说,都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和完善党的建设来解决。

三、党的战略抉择促进经济体制改革。政党推动与战略抉择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政治保障。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和“市场手段论”等一系列观点,为经济体制改革扫清了思想障碍,使党的战略变迁更为专注于服务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统一了思想认识,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向。同时,我们党与时俱进,不断保持先进性。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从而使党能够更为全面充分地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总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执政党的战略抉择正是这一规律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