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1-12 浏览次数:202
奥巴马第二任期内,中美关系中的竞合发展走向如何?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会有怎样的前景?10日,本报记者在“中国发展与中国学”研讨会暨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成立会期间,就这些美国大选以后广受关注的问题专访了与会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
奥巴马第二任期:中美合作为主流
郑教授认为,无论奥巴马新任期内美国外交决策将如何受到党派政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美国最终会以国家利益为导向制定对华政策,而中美合作将是主流。
奥巴马第二任期内将面临两种压力。第一是改善中美关系的压力,这与美国内部政治情形有关。前任国务卿希拉里过于强势,有时其立场不能反映奥巴马和美国政府的立场,在亚洲宣讲得太多,有些东西东南亚国家也不见得赞同。而中美关系不仅仅是重要的双边关系,更对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有着重大影响,所以奥巴马的压力不仅来自于美国国家利益本身,还来自其他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它们认为中国和美国对于自己同等重要,中美关系的恶化会让它们进一步陷入“抉择”困境。
第二种压力来自美国内部对中国崛起的担心。尽管中国说自己没有挑战美国,但是从国际关系上来说确实有这个关切:作为世界上唯一的霸权,美国担心被取代。加上美国经济状况不佳,存在“高收入陷阱”,经济结构调整也不那么顺畅,好像还没想好下一步怎么走。
郑教授表示,中美关系的发展总的来说会沿着两国国家利益所指的方向,不管美国领导人的对华政策会有什么样的调整。对于中国来说,也需要在看待中美关系时,超越中美之间的双边关系,要从区域或者国际的视角来看待。所以,中美关系不会恶化,但是也不会一直好似蜜月。
美最大利益:保持亚太经济战略双平衡
美国“重返亚太”是近年来广受讨论的问题。郑教授认为,从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和中国作为崛起大国的关系上来说,美国对中国有两种潜在的战略选择。
一是美国要求中国承担更多责任,当中国承担足够多责任的时候,美国“老大”的地位就可以保持下去。这种选择就是合作,这不仅符合中美两国的利益,也可以由此负担起更多的国际责任。事实上,中美两国合作空间很大,也必须合作。
二是美国要遏制中国,防止自己的地位被取代。从台湾问题到朝鲜半岛问题再到南海问题,美国确实采取了许多对中国的遏制措施。但是,相比合作这是第二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还是中美合作,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霸权,只有这样做才能维持国际体系和维护自身的利益。
至于美国的“重返亚太”,郑教授认为这不是对中国的围堵,而是对中国的威慑,即不希望中国把自己“赶出去”。美国寻求的是在亚太经济和战略两方面的平衡。一方面,中美合作的结构性因素没有变。两国的经济关联度极大,已经达到了互相可以造成致命伤的程度,所以近年来才会有“中美国”(Chimerica)的提法。另一方面,美国要和其亚太地区盟友加强联系,为了“防备”中国。保持这种平衡就是美国的最大利益所在。
郑教授表示,由于希拉里就比较倾向于战略方面,所以中美之间几年间出了些问题。越南和菲律宾的“胃口”被调动起来,觉得自己可以安全“选边站”了。实际上这不是美国的真实意图,却造成了中国周边小国对美国的高期待。不过,希拉里说得太多,美国所做的和能做的实际并不多。
光表态是不够的,推行政策要靠实力。现状是美国的军事回归造成整个地区的军事化倾向,不利于地区稳定,令东南亚国家很担心。而美国受制于国内问题,又无法真正做到经济回归。这表明美国的“重返”是有限度的。所以奥巴马第二任期应该会就此做出微调。但是另一方面,这种调整还是面临压力的。比如由谁来主导,如果是军方就会不太一样。但最终还是由经济来决定的。
郑教授最后说,对中国而言,评估美国也不能光听他们的表态,还要看他们的实力变化,看他们到底能做什么。
本报记者 陈慧稚 吴宇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