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04 浏览次数:78
2013年10月29日上午,台湾师范大学东亚系助理教授邵轩磊博士在我所作题为“战后日本之中国研究谱系”的学术报告,乔兆红研究员主持会议。邵博士以其同主题的博士论文为基础,运用系谱学、知识社会学和能动层次分析等方法,梳理了20世纪初至1990年代日本中国学的学派脉络、学人群互动和研究范式转变,并与中国学所同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邵博士在报告中提到,20世纪初至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中国学在学术近代化的大潮流下,由于日本文化自决意识的增长和田野调查方法的勃兴,在学术体制上出现了东洋学、儒学和东洋史的分流,开始把“同时代的中国”当作客观研究对象,涌现了福泽渝吉、内藤湖南、白鸟库吉、林太辅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战后初期,在战争责任反思、美式研究范式输入等影响下,日本中国学出现了研究群体、研究材料延续,但研究目的和理论断裂的现象,调查研究方法的进一步兴盛、革命史观下的历史分期论争成为显流。日本中国学的第三个阶段,是1953-1968年冷战背景下的学术改造,其中美式冲击和亚洲福特基金会事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争论。1965-1974年,从中国的文革到中日建交等一系列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变,促使日本中国学界掀起了新一轮自我批判的浪潮,有关中国研究的“全体理论”和革命史观开始消解,把中国当作一个现实主义国家进行研究成为新的方法论出发点。1975-1985年,日本中国学出现了战后的第二次转型,美式区域研究进一步理论化,民国史和农村研究一度兴盛,并出现了从中国学转向亚洲学的趋向。1985-1994年,出现了大量关于中国现状的通俗和专业研究,实证调查进一步深化,全面性理论又有所复兴,关于当代中国的描绘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国家、威权国家、发展中国家、传统天朝和现实主义国家等5种图像。邵轩磊,台湾政治大学法学博士,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助理教授,研究专长为日本学、日本中国学等。(潘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