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2-02 浏览次数:303
(原载2016年2月2日《人民日报》 第五版:春节要闻)
东西南北中,到处生机勃勃,犹如一幅新世纪的“清明上河图”。正在埃及访问的我,触目所及的则是迥然不同的情形。此时正值“阿拉伯之春”爆发五周年,却呈现一片“阿拉伯之冬”景象:多少埃及人原以为采用西方模式可以带来国家的现代化,却发现带来的是政局动荡、经济凋零、民生艰辛。不少埃及朋友问我中国是怎么崛起的。我说,一个国家的成功取决于是否能找到一条符合民情、国情的发展道路。对于像中国和埃及这样的文明古国,更要处理好现代化与本国文明传统的关系。19世纪中叶,国门被西方列强强行打开后,中国人曾一度失去了对自己文明传统的自信。但经过长达百年的不懈奋斗,中国人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中国现代化的成就震撼了世界。但春节仍然是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出远门的人无论离家多远都要回家过年——春节凝聚了中国人重视团圆和谐、辞旧迎新、传承孝道的文化精神;春节也与时俱进,全家人一起看春节晚会,成为30年来形成的新风俗。汉字也一样,既传统又时尚。在互联网时代,紧凑简洁的特点使之更适合移动互联网沟通:同样大小的手机屏幕,中文的信息量大概是英文的三到四倍。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文化和信仰就蕴藏在文字中。一个中国人,只要学会了中文,能够使用一二百个成语,中国文化的基本元素就融化于血液中了:与人为善、自强不息、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同舟共济……这些文化元素已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融为一体,不仅使中国能以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的速度和规模崛起,而且也使中国社会保持了比西方社会更多的温馨和更强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