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30 浏览次数:155
作者:社会科学报记者 程洁
9月4日,由文化部外联局与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为期20天的“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秋季班)在上海社科院拉开帷幕。上海,2016年第一场秋雨淅淅沥沥飘来。空气清新,微有凉意,精神一振。而我们在上海社科院中国学研究所的会议室里,眼前又一亮。毕竟,在上海社科院,最不乏见到的,就是世界著名汉学家们的身影,他们似乎大多银发闪耀,谦和严谨,著作等身,仰之弥高。而眼下,一群不同肤色的漂亮姑娘小伙济济一堂,其乐融融,青春盎然。80后的"明日之星"长发及腰的大眼睛印度学者孟秋琳(Manju Rani Hara),第一个自我介绍,这位来自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中国和东亚研究中心的助理教授,出生于1982年,她在大学的中文系教授中国当代文学,对上海作家王安忆尤为关注;爱笑的吉尼亚(Eugenia Marchetti)是意大利人,现在比利时工作,是欧洲委员会政策助理,出生于1985年;亚唯(Yaroslav Sokolovsky),来自西伯利亚联邦大学经济、管理与自然管理学院,生于1983的他,虽已是副教授了,依然是一个活泼的大男孩,会调皮地冲你“挤眉弄眼”,那一直可掬的笑容攒在酒窝里,想必能融化西伯利亚的皑皑白雪和厚厚寒冰;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图书馆分析中心地缘政治与区域研究员迪娜·图拉洛娃(Dina Turarova),则最具中国长相,出生于1988年,未及而立之年。尽管他们都如此年轻,平均年龄不到35岁,但诚如在前两天青汉班开班仪式上,2016“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办公室主任、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所说:“他们已经在中国问题研究的学术岗位和行政岗位上作出了很大的成绩,在他们的本国已经崭露头角。”比如知性优雅的林优娜(Jona Widhagdo Putri),2004年,她是第一位荣获北京语言大学“优秀毕业生”的印尼学生。2006年至2008年,她服务于北京印尼驻华使馆。如今她供职于印尼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研究国际关系,同时是中文讲师。最令其自豪的是,2013年至今,她是印尼第六、第七任总统的中文专属翻译,曾多次为印尼总统、副总统,中国主席、总理等会见会谈担任翻译,频繁随访,参与两国大型文化、经贸交流活动。虽然年轻,却已是“资深”的中国专家,也是第二次参加青年汉学家研究计划。缘起"好爸爸"聊及最初的汉学机缘,斗室再度热闹成一团,这群世界汉学研究的“明日之星”们,居然不约而同的有一位热爱中国文化,或者对中国发展有远见的好爸爸或好师长。孟秋琳就是在爸爸的推荐下,开始认识和接触中国的。孟父曾经学习过汉学,对中国有相当的了解,十年前,他就告诉爱女要学习中国文化。金发碧眼的美女教授包丽娜(Polina Rysakova),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接触汉学,也是由于家学渊源。其父母都是东方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在上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就业压力很大,从小就立志从事研究工作的包丽娜发现,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有助于就业。这也正应了“中国改革,世界机遇”的良好初心。她的俄罗斯老乡亚唯也幽默地笑曰自己也有一位好爸爸。大约二十余年前,他的父亲就跟中国人做生意。他深深记得香港回归的1997年,他第一次来中国,瞬间爱上了这个国家。父亲遗憾自己没有学会中文,将愿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亚唯不负父望,考上外语系,学习了汉语。千年之前,唐人张九龄就唱道:“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送韦城李少府》)汉文化的魅力与影响,汉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绝非一时绝非一代,显然,早在父辈那里,就已经播下了文化的种子、理解的种子、友谊的种子。学习中国题目更受欢迎“2005年,我的中国故事开始,现在正在进行,希望永不结束。”觉得自己和中国很有缘分的迪娜·图拉洛娃说:“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加上两国政府的努力,自然吸引了哈萨克斯坦普通民众的中国兴趣。媒体上,每天都有与中国相关的新闻。有数据显示,去年哈萨克斯坦有一万一千多留学生在中国学习,这个数据还在增长。他们回国后都会讲述和传播中国故事。”吉尼亚笑称意大利人因为有马可波罗的佳话在前,所以天生喜欢中国。目前,意大利无论北部、南部,很多大学都有中文系。即使经济系学生,也认为学习中文很重要。原来一个班50人,现在有200人之多。意大利街头有不少中国的展览馆和活动,中国政府也提供了很多机会,比如孔子学院设置奖学金。朋友们也通过她的故事,更了解中国。“这很重要。”吉尼亚强调。“虽然印度的汉学家数量有限,但是学生们撰写相关论文,必须使用中文的一手参考书。现在他们还在讨论,是否论文也要全部用中文来撰写。”孟秋琳接着说:“印度各个大学都有中文系,入学考试,十年前大多选日语,而今选中文的人越来越多。‘学习中国’这个题目更受欢迎。”而在印尼,2003年之后,春节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因此,越来越多的印尼人开始重新认识中国文化。林优娜还透露,儒教也悄然成为印尼人的第六大信仰。可持续发展需要支撑相谈甚欢,气氛更洽,知识分子天然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油然流露。去年,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主任闫国栋教授关于“俄罗斯汉学的危机”的文章,在俄罗斯学界激起千层浪。具有浓郁学术气质的包丽娜教授,突然有点严肃,“虽然出于面子考虑,俄罗斯学者不愿意承认本国的汉学研究危机,但事实上,近年来,俄罗斯汉学发展的确遭遇了困境,学者梯队出现代沟,中间年龄段的人才比较少。这与研究经费少,汉学教育制度有很大关系。如今校长特别重视推广汉语学习和汉学研究,法律系也要学习汉语。”她意味深长地加了一句:“改革,才可能有好的前景。”林优娜也若有所思。中印文化交流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支撑,中国人不仅要跟华侨华裔打交道,也要跟印尼当地人打交道。她说,与美日韩相比,无论是留学生奖学金的设置,还是在印尼文教机构投入的经费,差距都很大。因此,在她看来,中国的软实力还有待提高。"我愿意做桥梁"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体之间的认识盲区和文化偏见尚存。“最早,我以为中国在功夫片里。”父亲有着中国血统的林优娜坦言。孟秋琳也认为,印度的普通民众对中国的了解还很不够,他们了解中国的渠道,主要来自于媒体。2010年,她研究过中印两国的四份主流报纸,却发现两国媒体的宣传报道,都存在一些问题,甚至错误。“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中国,因此种种,更是出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主动地向那些更渴望、更需要了解真实中国的人敞开怀抱,不断提高开放水平,更多地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共同发展。文化部设立的“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正旨在搭建一个支持海外“中国学”青年研究人员和智库学者的交流与研究平台。知行合一,方为上善。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社联常务主席、党组书记燕爽还郑重地提醒年轻的汉学研究者们:“因为事物不断变化,……各位汉学家在深入了解中国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这是我们思考中国发展最重要的出发点。”包丽娜由衷地赞叹这一计划:“一方面,招的人都是有一定学术积累和成绩的年轻学人;另一方面,对有关讲座的安排十分满意,听最权威的专家,传达思想讲述中国,荣幸之至。”亚唯开心地说:“我要当文化传播的桥梁!”这也许是所有研修学者的心声。据文化部对外联络局副局长朱琦介绍:青年汉学家对这一计划反响热烈,表示感受到汉学的春天已经到来,结业后前两期的青年汉学家朋友回去以后积极出版翻译作品,与对口的专业机构签署合作协议,筹建当地的汉学家协会,做了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工作。“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6位年轻学者代表23个国家在上海深情相聚、亲密接触,彼此互为良师益友,他们不时俯身轻声交流,或微微颔首,或言笑晏晏,这既是一场宝贵的学术旅程,又是他们学术人生上一次难得的经历。研修不是最终目的,关注中国的发展,传播中国的文化,他们是最靓丽的桥梁和纽带。(本文原载于社科报总15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