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汉学家走进上海社区

发布时间:2016-10-17  浏览次数:143


记者/摄影 | 长宁时报 陈容超

9月13日,长宁区虹桥街道和华阳路街道的文化活动中心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他们是来自26个国家的青年汉学家,各种金发碧眼一箩筐,组团成一个小型“联合国代表团”。他们此行“非正式访问”的目的,就是看看长宁百姓的社区生活到底是什么样?

走进古北市民中心,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首站在古北市民中心,青年汉学家们了解了古北新区的规划情况,参观了古北市民议事厅,还有就是让他们感兴趣的各种生活体验。

  

在书法教室练书法,和朗诵班的学员聊学习,观摩展厅,学当厨师,连按摩椅的享受都不忘记……

  

  

  

最让他们留恋的还是昆曲教室。青年汉学家不仅对古色古香的兴趣浓厚,有模有样地弹古琴,还向昆曲艺术家赵津羽拜师学艺,耍起了水袖轻舞,又在昆曲大咖相片前合影留念。

  

  

走进华阳文化中心,体会百姓社区生活

来到华阳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青年汉学家们又近距离体验了一把长宁、乃至上海最具代表性的百姓社区生活。

  

华阳路街道是上海凝聚力工程的起源,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也一直走在全市前列。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黄仁伟的话来说,几乎整个上海市所有街道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都是follow Huayang model。所以,华阳路街道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自然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实例。

  

青年汉学家们欣赏了舞狮舞龙,参观了华阳社区展厅,与居民打乒乓球,在图书馆里漫步……当然,对咱们的书法还是念念不忘。

  

  

  

  

青年汉学家们的思考

观有所感,学有所思。青年汉学家们思考的又是哪些问题?

  

在座谈会上,Santiago好奇:“在这些社区活动中心,老年人和青少年的活动很丰富,有没有更多年轻人的活动?”

  

青年汉学家Santiago

当然有啦,虽然白领青年平时工作忙碌,但文化活动中心会在周末搭建平台,引导社会机构,为青年设计时尚的各类活动。青年汉学家们还不知道的是,我们有“六个便利”等各种服务,会在日常生活中,将服务送进楼宇,服务白领。

Maria关心的是,“百姓生活难免有矛盾,社区里又配有这样那样的服务中心,街道介入基层矛盾治理是在哪个阶段?”

  

青年汉学家Maria

在我们的社区,我们有居委,还有各种社会公益机构。一般都会在基层矛盾的萌芽阶段就进行介入调解。中国人更讲人情味,一般矛盾调解的成功率达到80%以上哦。

当然,更多的青年们对咱们的社区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到大开眼界。有的青年汉学家表示,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了解上海和中国的文化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的青年汉学家更是直言希望自己的国家也有这样的社区生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