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兆红:处常与应变:新时期中美关系的调适

发布时间:2017-04-26  浏览次数:237


来源:光明网-学术频道  2017年4月19日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其对华态度曾引起广泛疑虑。去年底更是由于个别不当言行,导致中美关系一度陷入胶着状态。而这次的“习特会”和美方之前提出的与中国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有建设性的关系”,则奏响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新时期中美关系可能出现的新特点,需要我们通过分析新一届美国政府与以往历届美国政府间的共性和个性,同时系统性地梳理特朗普就职美总统以来特朗普本人及其内阁人选的言行、活动,及其前后的角色转化等。

一、美国的时代精神

早在1998年,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就准确预测了“特朗普式”人物的当选。

在其著作《筑就我们的国家:20世纪美国的左派思想》中提出,“旧的、工业化时代的民主”正滑向一个“民粹主义运动有可能推翻立宪政府”的时代。他说,左派以牺牲经济公正性为代价来支持身份认同政治。随着工人阶级认识到当权者并未真正努力制止工资的下降,也没有尽力防止工作机会流失海外,他们的愤怒情绪将日益弥漫。他认为,许多人因此会转而寻找一位“强人”(Strongman)来扭转乾坤。

实用主义是自美国诞生之初,就构成美国人生活方式和求生手段的重要思想基础,是“美国精神”在哲学上的升华和提炼,是美国的国家哲学。实用主义融入了创业者的锐意进取、乐观向上、注重实效的精神,集中体现在19世纪末期以前的美国人的思想、性格和行为方式之中。伴随美国的历史发展,在建造了一个新大陆的同时,也建构了其独特的、充满生机的美国文化。

在《筑就我们的国家》一书中,罗蒂认为:“工会成员和未组织起来的非熟练工人总有一天会意识到他们的政府从未努力去避免他们工资减少或失业的状况。同时,他们也将意识到,那些居住在郊区并害怕失业的白领们并不打算为社会福利交税,让他人受益。”“那时,形势将会恶化。这些生活在底层的选民们将认定当前的体制已经失效,转而寻求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这个统治者向他们保证,一旦他当选,社会将不再由洋洋得意的官僚、花言巧语的律师、工资过高的推销员和宣扬后现代主义的大学教授们掌控。”届时“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非裔和拉美裔美国人以及同性恋者在过去四十年间取得的成果将会付之东流。嘲讽女性的不正之风将会再度兴起……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人对精英们教导的繁文缛节产生的愤恨也将找到一个发泄口。”

特朗普上任后,特朗普政府直接介入到政治变革的进程中,其社会角色发生主动变迁。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无论激进抑或保守,关注的焦点都应该是经济环境的稳定和改善,如在商业方面就表现为市场体系的安全、商业惯例的维护、税率的改良等。这种变化应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或者遭受强大压力所致,而未必是其政治倾向的表现。从实用主义出发,当社会秩序面临危机的时候,政府首先是应付变局,承担责任。因此,在现有秩序下,特朗普政府担当的角色在大的方向上不会有根本变化。

二、新时期中美关系的调适

特朗普政府的行为既有常态也有变态,因此应该作动态考察。在静观其变的同时,主要从时势推动的角度去理解,不必视其为某种固定的集体性格。

国际社会大环境下的中美关系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系统及其历史中去理解,需要使用处常与应变的方法来应对。“通变以知常,执常以应变”。面对目前的中美关系,能随着时势而变化,就可以知道常理,在中美关系焦灼乃至危难面前,我们要坚持常理去面对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评价,并客观地看待既有的共生理念、新型大国关系等解释框架的潜力和局限性。

从习特会释放的信息来看,“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即稳定和发展仍是基本共识。我们应该遵循如下原则应对中美关系可能发生的变化:第一,不要对既定框架过于坚持,不同的社会事实经常需要这些基础范式的不同组合,而且在多数时候,可能需要比我们预想中更多的基础范式;第二,不要忽视那些已被历史证明的优先性的范式或解释框架,任何忽视都仍将是有严重缺陷的;第三,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系统的不同侧面,因此,系统的方法是必需的;第四,对于理解新型大国关系以及社会变迁,运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长时段考察方法理所当然。

当前,中美双方不应该自危于东西方文化冲突之类的凶险预言之中,也不必困顿于东西文化孰优孰劣的争论。面对多极化的世界,人们首先应该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寻求相互沟通与理解,在人类文化总宝库发掘一切健康有益的精神资源,共同纠正现今人类文明的严重缺失。而在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全球性挑战需要共同应对的背景下,中美两个传统大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全球治理领域中,不仅拥有重大的共同利益,而且拥有广泛的合作空间。通过习特会,两国宣布建立外交安全对话、全面经济对话、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社会和人文对话等高级别对话机制。这一重大成效业已表明,习特会为未来的中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