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王战对话海外青年汉学家:“设立孔子学院的原因并不复杂”

发布时间:2017-09-08  浏览次数:106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小佳 2017-09-08 06:50:16

 

 

文明型国家、孔子学院等话题吸引了这些海外青年汉学家的关注,也成为现场对话中的热议内容。

9月5日,在由文化部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承办的“2017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班上,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王战教授给来自29个国家的30位青年汉学家作了“世界与中国”的专题讲座。讲座后,王战与这些青年汉学家进行了现场互动。马克思主义、文明型国家、孔子学院等话题吸引了这些海外青年的关注,也成为现场对话中的热议内容。

  

“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怎么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您觉得,是矛盾的还是融合的?中国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的吗?”讲座一结束,就有海外青年汉学家抛出了问题。

 

王战表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一个融合过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早期,也有一些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就应该像在苏联那样,把马克思主义“照搬”过来,但是“碰了壁”,最后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最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之所以会成为文明不断传承的国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文化可以把很多外来的东西化为自己的东西。对马克思主义而言,也是这样,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人的观念认为,不同文化之间不是彼此替代的”

  

怎么“界定”中国?中国文明的未来如何?这些与中国特质有关的问题,也引起了海外青年汉学家们的兴趣。

  

有人提出,“现在有人称中国为文明型国家,怎么定义文明型国家?除中国之外,还有哪个国家也可以被称为文明型国家?”

  

对此,王战娓娓道来,“定义这个名称的是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张维为,在他的书里面,他做了这样的定义。就他的观点,我的理解是中国的文明没有间断过,中国又是世界上第一个形成统一国家的,在国家治理上有一整套东西,包括它的科举制。中国的文官制度曾经在思想启蒙运动的时候,也被欧洲接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和现代很多三权分立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特点,可以说是文明传承型国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要借鉴现代的国家治理体系,比如,法律,还有很多现代的东西。因此,这样定义从狭义上来说是对的。如果要把它理解为广义的,用文明这个词来定义,现在很多国家都是文明国家。

  

还有人提出,“中国继续在进行经济发展,中国也越来越开放,在此过程中,中国会吸纳越来越多的西方的理念。有人说中国的传统因此在消失。您觉得,是中国的文明可以获得焕发,甚至向外传播,还是中国文明会被稀释,甚至最后被消融?”

  

“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王战表示,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中国发生了太快的变化。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吸收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西方国家的优秀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文化如何传承,这也是我们的担忧和责任所在。这也是为什么他几年来为社科院研究生开设《世界与中国》通识课的原因。

  

王战进一步表示,“讲世界与中国,我们需要让更多人知道,在几千年历史演变中,中国和西方是什么关系?中国和世界上其他文明之间是什么关系?中国人的观念认为,不同文化之间不是彼此替代的,是可以和而不同的”。

  

“假以时日,我们会更多地了解世界,也会更好地传播我们的声音”

  

孔子学院也引起不少青年汉学家的兴趣,“我看到中国在外国建了很多孔子学院。对此的相关政策是什么?”

  

“设立孔子学院的原因并不复杂”,王战谈了自己的观点,“简单地说,中国的象形文字比较难对外传播,我们希望世界上有更多的人懂中文。打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一家孔子学院能够使一个国家有1000个人懂中文,这对中国和世界的交流就可以起到很大作用”。

  

王战表示,即使是关于中国的事情,“我们看到很多国际上的新闻传播,主要来自英国、美国,很少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近40年来,中国快速发展,我们认为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国际上听到更多的还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的评论,且评论当中负面的东西比较多,尽管实际情况不完全是这样。今后几十年,我们将有更多的有利条件与世界交流,其中一个就是中国的年轻一代很多都懂英文了。如果假以时日,我们会更多地了解世界,也会更好地传播我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