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09 浏览次数:169
来源: 作者: 2018-07-09 18:54
7月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承办的“2018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七月班”开班仪式在上海社科国际创新基地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外联局副局长朱琦、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党委副书记沈卫星、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于信汇等和来自27个国家的32名参加本期研修的青年汉学家出席了开班式。
朱琦在致辞中表示,在中国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当代汉学的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作为汉学研究的新生力量,青年汉学家有为民心相通搭桥铺路的无限潜力,汉学研究的未来属于青年。在开班之际,他对学员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潜心学习,以研修推动学术提升;二是用心体验,以实践推动研究创新;三是积极交流,用汉学缔结真挚友谊。他期待通过研修,学员们可以成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
燕爽表示,上海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希望在沪研修期间,各位青年汉学家通过上海了解研究中国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发展理念,做到学有所感、学有所获。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于信汇表示,希望参加本期研修计划的学员通过努力学习和深入研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为海外汉学研究输入新鲜血液。
土耳其穆罕默德阿基夫艾索大学助理研究员艾国强发言
开班仪式上,来自土耳其、俄罗斯、埃及和美国的4位青年汉学家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他们的中国故事。
土耳其穆罕默德阿基夫艾索大学助理研究员艾国强因一本《中国神话故事》而与汉语结缘,他选择了汉学专业,与妻子共同来华进修,如今他们带着一岁多的儿子再次开启汉学之旅,组建了名副其实的“汉学”家庭;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教授艾立和讲述了自己跟随母亲改变专业投身中国研究的故事,如今他和妻子、弟弟都学习汉语,实现了母亲的梦想;
埃及中国事务研究员和文学翻译家米拉·艾哈迈德谈到,要深入地了解一个国家必须去读它的文学,她翻译出版了毕飞宇的长篇小说《推拿》,获第三届埃及《文学消息报》最高翻译奖;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研究生胡瑞雪因与华裔朋友交往发现了汉语的魅力,并迷上了中国文化,如今,作为一名国际关系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她希望通过研究中国为改善中美关系做出自己的努力。
虽然与中国结缘的方式各有不同,但4位青年汉学家吐露了共同的心声:世界需要更多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更好融入世界,汉学家是一座重要的桥梁。尽管有了互联网,但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方法还是亲历,面对面的交流比什么都重要。正如米拉·艾哈迈德所说的,她现在深深觉得,汉学家不仅仅是翻译家,还要做研究家,要了解历史的中国,更要感知当代的中国。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研究生胡瑞雪发言
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由文化和旅游部于2014年创办,目前已成功举办12期,培养了来自95个国家的360位青年汉学家。该项目旨在搭建支持海外青年汉学家开展中国研究的全球性平台,为各国中国研究领域的青年人才创造与中国优秀学术、文化、教育机构和学者开展交流合作的机会,为其学术研究提供便利和实质性帮助,并以人才培养为契机推动各国学术机构与中国研究机构和智库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实现双方交流互鉴,共同推进中国研究的发展。2018年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首次开设春季、夏季、秋季班,先后于重庆、广州、北京、上海、杭州、西安6个城市举办7个班,年度研修人数将超过200人。
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已在上海成功举办两年,吸引了世界各地40余国青年汉学家的积极参与。2018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班依然保持一对一导师指导、高端学术讲座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修模式。在为期三周的研修期间,32位青年汉学家将聆听5场有关中国文化、经济、法治、外交、城市发展的高端学术讲座,由王战、熊月之、沈国明、苏长和、陆铭等沪上知名专家学者主讲。青年汉学家们还将考察上海本地的城市历史遗产、特色社区、知名企业和北京的历史文化遗迹,亲身感受中国的悠久文明和当代的发展成就。
本次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总协调,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上海社科院智库建设基金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