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16 浏览次数:387
【编者按】中国有句脍炙人口的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为什么讲到江南必须讲到苏州和杭州?江南自古以来就是富庶发达之地吗?江南文化体现了哪些特点,它与海派文化又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日前,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在2018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班)上围绕“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作了演讲。
今天,我想和大家讲一讲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上海地处江南,它的文化和江南文化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上海这座城市,就必须了解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
大江南、中江南和小江南
演讲一开始,我先来讲一首词,严格说是三首。讲到江南,如果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就一定会知道《忆江南》。这是唐朝著名文学家白居易写的,今天人们一讲到江南,首先就会想到这组词。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第一首讲江南好,告诉人们江南好在哪里。第二首和第三首都讲忆江南,江南最值得回忆的是杭州,其次是苏州。中国讲到江南,有句脍炙人口的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为什么讲到江南必须讲到苏州和杭州?这是因为苏州和杭州充分体现了江南特色,但两者又各有差别。讲杭州主要是自然的风景,讲苏州是人文的风景,是历史。
为什么一开始讲这首诗词?因为我想让大家了解,不同时期的江南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很不一样,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今天讲的江南,其实是明清以后人们讲的江南,而在中国历史上,不同的时期讲江南,范围很不一样。在学术界,一般分为大江南、中江南和小江南。大江南就是整个长江以南的地方,中国在先秦和秦汉时期讲到江南,大多数时候讲的是大江南;中江南包括江西、湖北以及浙江、江苏一带;小江南,就是太湖流域,主要包括南京、杭州、嘉兴、湖州、常州、无锡、苏州、太仓以及昆山、上海这一带。现在一般所说的江南和江南文化,主要指的是小江南。大江南、中江南、小江南是不断演化的,这跟江南的开发历史有关。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经济江南和文化江南,是有一定联系和差别的。经济江南通常有比较明晰的边界,通常可以以地域为界。但是要界定文化江南的边界就比较困难。比如,讲江南文化不可能不讲到白居易和苏东坡,但他们都不是江南人,可是他们在江南有很丰富的生活,对江南文化有很大的贡献。
江南曾经是不发达的地方
在很多的人印象里,江南是富庶发达的地区,但其实江南自古以来并不一直是今天看到的这样。中国古代有本书叫《禹贡》,大约是在战国时期写成的。书中按肥瘠程度,将天下九州的土壤分为九等:今陕西、甘肃一带的雍州地区最为肥沃,列上上等;今上海所在的扬州地区列下下等,最差,所标土壤种类为“涂泥”,意为土湿如泥。难以想象吧?在那个时候,最肥沃的地方竟然是陕西甘肃一带,而最差的地方是江南这一块地方,但是历史上就是这样。那个时候,江南的土质是涂泥,水分太大,人走下去会陷进去,而古代排水与灌溉技术不发达,这样的地方只能长草,不能长庄稼。所以,如果我们看战国或者之前的中国文学作品,讲到江南,都是不发达的地方,这是今天的人们很难理解的。事实上,在战国时期全国有26个很有名的城市,其中有22个城市是在黄河流域,比如说长安、咸阳、洛阳等,长江以南只有姑苏,也就是今天的苏州。那个时候讲到的文化名人,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没有一个是江南人,他们全部是北方人,这也反映了那个时候中国的文化重心主要在黄河流域,江南这个地方的开发是后来的事情。
那么,江南什么时候发生变化?那是在两晋以后的事情,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西晋的时候,统治者腐败,互相争权夺利,北方一直打仗,使得中原很多人向南方逃,东晋政权之所以建在南京,就是因为北方战乱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气侯的变化,以前人们对于这一点不是很注意,但是近代人们(竺可桢等)研究历史发现,地球的大气候有变化的周期,在当时那个时期,正好是中国这一带的气侯由暖变冷的时代,北方变得寒冷,导致人们南迁。此后,江南就逐渐发展起来,修筑了很多水利工程,大批荒地开辟成为良田,开始种植水稻,并且把北方的小麦推广到南方,在农业方面稻田开始使用绿肥。江南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地发展起来,逐渐取代了黄河流域,变成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方,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鱼米之乡”。
江南文化的六大特点
江南文化跟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自然禀赋有密切的关联。我把江南文化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六点。
第一,商品经济相当发达,商人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各位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在儒家文化中,商人历来受到压制,所谓士、农、工、商,商是排在社会最后一位的。但在江南,情况却有了变化。宋朝以后,中国的城市生活开始丰富起来。宋朝的武力不是很发达,但却非常重视文化。而且还有重要的一条,宋朝开始重视发展海上贸易,由此,商人地位有了很大提高。此外,宋朝以后,棉、丝、茶在中国经济当中占了很大比例。唐朝以前,中国人穿的布不是棉花织的布,而主要是麻和其他的织品。宋朝以后,人们普遍开始用棉花作为衣服的织料,之后棉花成为了主要经济产品。棉花对土壤有自己的要求,上海这一带近海,靠近海的土壤含碱性比较高,不适合像小麦这样一类的农作物生长,但却适合棉花生长,所以在宋以后,在沿海一带棉花得到了大量的耕种,棉在人们经济生活当中占了很高的比例。到了明清时期,太湖流域一带的内在分工已经相当充分,有的地方种粮食,有的地方种桑树养蚕,有的地方种棉花。学经济学的都知道,分工越细越容易促进技术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同时又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商人起到很大作用。所以在宋朝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商人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商品经济的发达、商人地位的提高,带来了市民文化的发展,这是江南文化的第二个特点。所谓市民文化,就是强调城市里的人,强调商人,强调人民物质生活重要性。我们看明清时候的文学作品,诸如《三言二拍》等,常常会看到跟我们以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很不一样的作品,写这些作品的人和作品流传的地方主要是江南。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强调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强调人的自由发展,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更多反映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冯梦龙、凌濛初、李渔,他们都是江南人,他们的作品多为反映江南人生活场景、旨趣及审美情趣的。
第三,讲究物质生活,行为偏离正统。中国在明清时期,对人们的衣食住行有很多规定,这是在今天受到自由平等教育的人很难想象的。比如,明朝的时候规定,有些质地和颜色的衣服,普通的老百姓是不能穿的。但是在明中期以后,在江南这一带普遍发生了“不守朝廷规定”的情况,讲究衣着、讲究住房、讲究吃的品质,原因就是江南经济发展带来了当地生活富裕,而当时科举考试在地方是有名额限制的,江南很多读书人,没有办法通过科举考试这条路谋求自己的发展。人在解决了温饱、生活比较富裕了以后,一定会追求自己其他方面的发展。不能通过科举做官,一些人为了要体现自己的存在,体现自己的价值,就比较讲究自己的生活。比如,当时一些江南人把房子外面修得很普通,但是里面的庭院及陈设却非常讲究。今天我们看江南园林,外面看上去很普通,但是到了里面却是曲径通幽,江南人把讲究放在里面,在外面看不出来。
讲到江南的文化传统,不能不讲到实学,这是第四个特点。所谓的实学,即讲究实际、讲究实效、讲究实用。这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里,我想讲三个人,这三个人是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讲中国引进西学的时候都会讲到的。一个是徐光启,一个是杨廷筠,一个是李之藻。徐光启是上海人,他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很多西方科学技术的书,我们今天讲的几何学的点、线、面、三角、直角、锐角等一系列名称,都是徐光启那个时候确定的。杨廷筠和李之藻都是杭州人,他们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方面做了非常大的贡献。这三个人之所以相信西方科学技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江南有很多人研究科学技术,这个地方是科学家“生长茂密”的地方。正因为有这么多人重视,有很多技术涌现出来是非常正常的。清代学者编《畴人传》,用今天的话讲就是科学家传记,一半以上是江南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江南这个地方对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视。
第五,爱乡爱国情感相当浓烈。爱国爱乡不是江南人独有,但在江南这个地方非常浓烈,不仅是一种情怀,还有很多跟爱国主义有关联的理论。最有名的是明代的东林党人,他们提倡一个读书人对于国家的事情必须要关心,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的顾炎武,他是昆山人,是明清大学者,在文字学、考据学、哲学很多方面都有很重要的贡献。他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至今仍家喻户晓。顾炎武考察了全国很多地方,从江苏到山西,他带了两头毛驴,一头驴背自己的行李,还有一头背着书,每到一个地方就用实地考察的东西与书籍进行对照,如果实际考察的情况跟书上不一样,他就对书中的记录进行修订,因此他写的书对于后人研究地理学、研究一个地方的风俗和民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实地考察得到的数据和从书本到书本是不一样的,这种注重实际的精神,也是江南文化中很重要的特征。
最后,讲到江南文化传统,必须提到分工细密、技艺发达。江南分工非常细,除了我前面讲的市场分工,各种行业分工也很细。分工的结果,导致江南的技艺很发达。在中国的中学教科书里曾有一篇《核舟记》,讲的就是江南人雕刻技术的巧夺天工。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上面刻的是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小小的桃核上刻了那么多生动的图像,技艺程度之高可见一斑。大家比较熟悉的苏绣、顾绣等都体现了江南精湛的技艺。
以上六点,反映了江南文化中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人的自由发展、重视展现人的才华、重视满足普通百姓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等鲜明特点,归纳起来,就是重实、重商、重民、精致、开放。大量的北方人到了南方,把原有的在黄河流域内发展的中原文化带到了南方,跟南方的本来原住民的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文化。新的文化即江南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不断向前走的发展方向。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方向,中华文化在明清时期发展得非常耀眼,在整个人类文化的园地相当瑰丽、鲜艳,具有独特的价值。
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关联
讲完了江南文化,我们再来看上海。上海是江南一部分,海派文化是在江南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上海是1843年开埠的。在开辟为通商口岸以前,上海行政隶属关系是江苏省松江府上海县。以前西方人来上海,讲到上海的时候,说“上海是中国的三等城市”。为什么是三等城市?因为中国那个时候的城市,第一等是省会城市,比如广州、杭州、南京;第二等城市是府城,比如松江、宁波等;第三等城市就是县城,上海那个时候叫上海县,所以是第三等城市。
虽然是“三等城市”,但当时上海在全中国城市当中也不是很小的城市。美国汉学家施坚雅做过一个研究,在1843年,上海在全国城市的序列当中排在第12位,第一名是北京,那个时候是首都,第二名是苏州,苏州当时是江南最大的城市,第三名是广州,然后是武汉、杭州、成都、福州、西安、南京、长沙、天津,上海是第12名。开埠以后上海快速兴起,到了1919年,上海已经成为中国特大城市,人口是240万,比第二名广州多80万,比第三名天津多150万。由此,我们说上海在近代中国是最大的城市,这一点毫无疑问。
回过头来说一下上海文化。海派文化有两大基础,一个是移民人口,还有一个就是江南文化底色。上海人口从1843年的20多万增加到1949年的500多万,其中85%是从全国各地来的,这就带来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异质性,人们来自不同地方;二是城市人口密集性,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其他地方;三是陌生性,互相之间不熟悉,属于陌生人社会;四是流动性,上海人口跟全国各地有很密切的联系,流动频繁,使得上海变成了全国的上海。
第二个基础是江南文化底色。上海是座移民城市,移民人口当中的80%是江南人。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也是文化的载体,来上海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怎么做事情,都会体现出自己的本来文化。上海的海派文化是以江南文化为基础,以移民人口为载体,并学习了西方的一些东西,逐渐发展起来的。我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独立。外来移民离开了原来熟悉的社会环境,原来对人约束的传统宗法环境不存在了。到了上海以后,一个人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这种空间是传统社会没有的,为人发展自己的能动性提供了非常理想的环境。
第二是务实。江南人很务实,到了城市以后更务实,会理直气壮地经商牟利,理直气壮地享受自己的人生。
第三是自强。所谓自强,就是在上海,原来的家世背景是没有用的,不管你祖上是当官的还是讨饭的,在上海发展主要是看你的才华和能力,因此上海人非常强调自己的能力。
第四是创新。上海各路人才都有,中外人才都有,要想从竞争中胜出,一定要善于创新。
第五是法治。我们以往对老上海有片面的理解,以为上海是乱七八糟的,到处有流氓斗殴,其实不是这样的。上海是近代中国法治系统发展最完善的城市,近代中国最早的律师制度是上海引进的。上海人形成了重视法规、重视法律的传统。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来上海谈判合作还会发现,跟上海人谈判很艰难,因为上海人对具体的法律条文很讲究,但是一旦谈成以后,会严格遵守、兑现条文。
第六是由爱乡而爱国。正因为上海和全国各地有密切的联系,全国各地一有事情,上海会非常关心。“五四”运动最先是在北京爆发,学生罢课,到了上海之后就变成了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上海这个城市有自己的公共空间、有自己的报纸、有自己的电台、有自己的演说,等等,当其他地方发生了事情以后,上海起来就跟其他地方很不一样。比如说最著名的抗日歌曲、剧目,如《大刀进行曲》、《放下你的鞭子》等,大多是在上海产生,而不是在东北产生的,原因就是上海当时是全国抗日救亡的中心,这就是城市对于文化集聚的作用。
此外,作为中西方交流的前沿和窗口,上海人相比国内其他地方更具有国际视野,同时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这就是上海跟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地方,也是我们今天了解海派文化、了解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关联应该需要知道的东西。
(整理人:王珍)
【思想者小传】
熊月之,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曾任上海社科院副院长 、历史研究所所长等职。 致力于近代史、上海史研究。主编《上海通史》,并出版多本专著。(作者照片由上海社科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