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思想者|王战: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10个“窍门”

发布时间:2018-07-23  浏览次数:344


【编者按】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为什么可以保持4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这背后有着哪些秘诀?近日在2018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班)的专题讲座中,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教授作了一番梳理,总结出10个“窍门”,并将其与“一带一路”建设结合起来,看看这些“窍门”对于我们今天有怎样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当前中美贸易战等热点话题,他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中国经济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外界对此很关注。今天,我想围绕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作一些梳理,并谈谈我个人的理解和体会。 

中国改革开放是从自己的“一带一路”做起的 

有人问我,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政治动机是什么?我给他的答案是,中国改革开放就是从自己的“一带一路”开始做起的。】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五年来,我跑了将近30个国家。在这些国家,经常被问到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可以保持4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二是为什么中国要提“一带一路”倡议? 

我想先回答一下第二个问题。有人问我,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政治动机是什么?我给他的答案是,中国改革开放就是从自己的“一带一路”开始做起的。 

1978年,邓小平提出建立深圳特区,此后花了10年时间,我们建立了沿海经济带,包括14个港口城市的开放和5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沿海经济带的延伸就是今天讲的海上丝绸之路。到了1990年,邓小平又提出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从浦东开发开放以后,差不多也是10年时间,长江经济带发展起来了。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因为长江是世界上唯一一条有2000多公里内河航运的大河。长江经济带往西延伸就是现在讲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即通过从新疆一直到欧洲这条线。这就是中国的“一带一路”。 

因为有着这样的“历史巧合”,所以我就想在今天的讲座中,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的倡议结合起来,以此来告诉大家,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是怎么考虑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接下来,我将梳理和分析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10个“窍门”,其中有6条间接地对各个国家的发展提供参考,还有4条可以直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借鉴。 

国家要发展,必须要使老百姓富起来 

有人说,中国现在搞的是国家资本主义,这其实是错误理解,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中国最基本的土地制度。】 

第一个“窍门”是理论创新。 

比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现在大家对这句话可能觉得习以为常了,但是当年说出这句话可不简单,因为当时这关系到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的问题。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你们不要争论,因为中国现在还不是马克思讲的那个社会主义,而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就避免了争论。既然是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中的很多东西就可以用,同时我们也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有人说,中国现在搞的是国家资本主义,这其实是错误理解,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中国最基本的土地制度。世界上只有中国的土地是属于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在农村,我们的土地不是私人所有的,是集体所有的;在城市,我们的土地是国家所有的,也不是私人所有的。这一条,40年来我们没有变过,所以从基本的生产要素角度来说,中国到现在坚持的还是社会主义,只是我们是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充分发展了的社会主义。类似这样的理论创新还有很多,这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国当初的改革开放乃至今天的发展打开了一条路。 

第二个“窍门”是人口红利。 

经历了长期战乱,1949年以后中国人口生育率是很高的,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这些人的年纪差不多正好是二十几岁,所以中国当时享有了很大的人口红利,这个阶段是全世界没有的。现在在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如印度、印度尼西亚,年轻的劳动力很多,但是他们还少了一条,那就是中国在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在一段时间内带来老人扶养系数减少,于是计划生育政策和年轻劳动力多两者叠加在一起,使人口红利加倍。现在人口红利在中国逐步消失,用什么能替代?那就是要把我们的产业升级成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而且中国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我们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当东部劳动力成本高的时候,到中西部还是有发展机会的。 

第三个“窍门”是中国农村特有的家庭承包制。 

家庭承包制使中国农民有了劳动的积极性,有了生产的积极性。之前,中国搞的是人民公社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农民不愿意干活,因为他看不到劳动成果怎么归自己。实施农村家庭承包制以后,土地是集体的,但是30年的使用权交给农户,生产的东西,除了上交集体的,多出来的那部分是自己的。外国学者不明白,这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意义?意义很大。实施家庭承包制以后,在五年当中农民的收入每年提高16%,中国有10亿农民,如果每个农民一年增加几百块钱,对中国的轻工业发展就不得了了,因为市场的购买力出来了。有了市场购买力以后,工厂加紧生产并开始盈利,工厂盈利了,就要对设备进行更新,重化工业发展也就有了基础。所以,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改革起步的,农村改革解决了最大的问题,使中国10亿人口有了货币购买力。这给我们今天带来的启示是:如果“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要发展,必须要使老百姓富起来,使老百姓有更多货币购买力,这才是发展最重要的一条。 

中国是通过开放来促进改革的 

中国对外开放是让大家共赢的,所以我不知道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怎么得出“中国侵略了美国”这样的结论的。】 

第四个“窍门”就是开放和改革。 

我们一直讲中国的改革开放,我要倒过来讲,其实是开放改革,中国是通过开放来促进改革的。比如深圳,它首先是因为开放才带来了改革,深圳靠香港很近,它的开放很容易把市场机制引进来,由此来推动改革原来的体制。如果进一步引申,比如中国改革为什么会成功?事实上,在中国改革以前,苏联改革了,匈牙利改革了,波兰改革也早于中国10年以上。为什么这些国家改革了,最终却都没有成功?因为它们的改革是封闭的改革,而不是开放的改革,没有引进市场机制。而中国的改革没有在全中国一下子推广,而是从沿海的港口城市开始,从深圳开始,从开放开始改革,这样使我们很容易找到市场参数,也就是说,可以用市场绩效来衡量改革成功不成功。改革涉及到利益关系的调整,必须要引进市场机制,才能真正推动改革。 

从大环境来说,我们最成功的是赶上了世界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时代,即世界经济长周期的一个繁荣期。怎么解释繁荣期?战后那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很多产业,最早是在发达国家做的,但是到了成本竞争阶段,因为劳动力成本提高了而出现转移,这个时期正好是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赶上了这个时期。这里我想提一点,今天美国说中国经济侵略它,搞研究的人心里很清楚,我们曾经有二十几年时间对外资企业实行的是超国民待遇,给外资企业的税是“两免三减半”,即两年是免税,三年是减半征税,我们对外资企业的税从来没有超过20%。就是因为这样的优惠待遇,很多外资企业在中国形成了产业链。对中国来说,对外开放创造了很大的就业,有2.7亿人口从农村来到了城市,农村的规模经营也扩大了,城市里的消费者增加了。但是,如果和跨国公司比较利润,我们其实得到的很少。中国对外开放是让大家共赢的,所以我不知道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怎么得出“中国侵略了美国”这样的结论的。 

第五个“窍门”是园区模式。 

40年中,中国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园区。从最早的特区,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再到后来的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可以说,中国城市的发展、制造业的发展,是依托园区在发展的。我在过去五年考察中也发现,“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里面也有很多园区。为什么在发展中国家,最初引进外资的时候要搞园区?这是很值得研究的。当然,并不是所有地方搞园区一定会成功。从经济学定义来说,园区是一种简易的城市化模式。在一个国家不发达的情况下,它的城市化系数很低,中国在1978年的时候,我们的城市化系数是18.6%,100个人当中只有18.6个人是住在城市里的,上海当时的城市建成区将近有1100万人口,但是我们的中心城区是150平方公里,就是说每平方公里至少住了4-6万人。这时候大量的外资要到这里投入,需要道路,需要水、电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不可能凭空造一个城,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建造园区,园区里面有道路、有自来水、有电,各种类型的园区满足外资企业到中国来投资的需要。 

世界不能靠打贸易战、靠战争来解决问题 

中国的发展不只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世界经济的繁荣,我们也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带动欧亚大陆的发展,进而为世界经济带来新一轮的繁荣。】 

第六个“窍门”是最重要的,可惜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学的。 

大家如果对中国的发展有所了解,就会发现有一点比较奇怪:1978年中国人均收入只有200美元,为什么有这么多钱去投资去建设城市?这是因为我们用了非常重要的政策,就是允许国有土地、集体土地可以用于有偿使用,即转让它的使用权。前几年有个估算,从土地有偿转让当中,国家和各地城市一共得到了30万亿的建设资金。最好的案例就是上海的浦东开发开放。 

浦东开发开放,中央没有给上海多少钱,而上海的财政收入当中,每年交给中央政府120亿元,所以上海本身也没有钱投入到浦东新区建设中。浦东新区的建设和深圳特区的建设有很大的区别,当时深圳是一个小渔镇,人口只有20万,不需要向中央交财政收入。那么,浦东开发开放,第一笔钱从哪里来?广东是财政优惠政策,而上海用的就是金融政策,金融政策第一笔本金的来源是土地批租。此后,上海逐步形成了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外汇交易市场、黄金交易所、钻石交易所、石油交易所等,金融要素都集聚在上海,把我们的金融充分发展起来了,所以上海现在成为了金融中心。 

第七个“窍门”是非均衡发展模式。 

也就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的发展。中国最早发展是从东部沿海开始的,因为它的开放条件最好,运输成本最低,东部发展了,再带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发展。这一条对于今天“一带一路”建设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可以从最有条件、安全性好、经济成长性好、经济位置比较重要的国家与城市先做起来,形成比较好的案例,继而推动整个“一带一路”的建设。这也符合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世界不能靠打贸易战、靠战争来解决问题,这只会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痛苦。中国的发展不只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世界经济的繁荣,我们也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带动欧亚大陆的发展,进而为世界经济带来新一轮的繁荣。 

“只有保持一定速度,才能逐步学会驾驭自行车” 

美国人和我们打贸易战,对我们经济的影响有限,因为出口对中国的GDP贡献率已经降得很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来自于国内消费的增长。】 

第八个“窍门”是财政政策。 

中国从刚刚开始改革的时候,采取的政策是财政包干制和分税制。分税制是1994年开始实行的,参考了法国的财政政策开始实行的。之前的财政政策是怎样的?因为中国在1978年以前以国有企业为主体,所以我们没有税收概念,企业创造的所有利润都要交给国家,国家再分配给地方政府与企业。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起来,因为中央政府给了地方积极性。积极性是什么?交给中央政府的是固定的,除此之外,创造出的更多收入就是地方上的,地方就慢慢富裕起来、发展起来。但是很快问题又来了,包干制很容易导致分散,中央政府对各地的统筹协调权在下降,有些省市特别中西部没有开放的机会,还是很穷,中央政府要转移支付,但是中央政府手头上的钱非常有限,如果不能协调地方,就会出现问题。于是,到了1994年中国开始搞分税制。分税制和原来的财政包干的区别在哪里?就是地方收入增长,中央收入也在增长,因为是按照比例的。这样既保证了地方的积极性,同时随着地方收入的增长,中央财政收入也获得增长。 

分税制对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取决于三大因素,第一个因素就是开放,外资企业大量进来。第二个因素就是我们在制造业当中实行了分税制,企业交税可以进项抵扣了,税负下降,企业发展得很快,所以中国的企业真正高速发展是在1994年。2000年后加入WTO是第三个因素,放在后面讲。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本土的企业开始成长起来,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原来我们讲跨国公司,一直认为只有发达国家的公司才有,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自己冒出来一大批本土的跨国公司。 

不只是制造业,我们在2012年开始对第三产业实行分税制,促进了中国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速度从最高14%一路下来,10%、8%,7%,现在是6.7%,但是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中高速增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当制造业速度在下降的时候,中国的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上去了,实行了分税制以后,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10%左右,这样为我们制造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时间。对此,中国人用一件事情来形容:骑自行车不能骑得太慢了,不会骑自行车如果还骑得慢,车子是要倒的,只有保持一定速度,才能逐步学会驾驭自行车。因此,中国在结构调整当中的特点是,制造业逐步在走缓,这和国内调整以及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势都有关系,但是由于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上去了,由此带来中国国内的消费力上去了,原来最低的时候国内老百姓消费率只占总消费的38%,现在我们已经增长到70%。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人和我们打贸易战,对我们经济的影响有限,因为出口对中国的GDP贡献率已经降得很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来自于国内消费的增长。 

改革开放最初为什么不搞广州特区、上海新区? 

当年波兰的改革是请了美国的一个教授作顾问,这位美国教授给波兰设计的就是价格改革一步到位,苏联东欧改革都有这个倾向。而中国的改革却不一样,我们不讲求“一步到位”,而是实行渐进式改革。】 

第九个“窍门”就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当初中国没有加入关贸总协定,因为各个国家和中国谈判的要价都很高,我们觉得要价太高,所以没有进去。1995年关贸总协定转化为WTO以后,又进行了一轮谈判,之后我们发现要求更高,中国政府的判断是,如果我们现在再不进去,以后的开价还会更高,所以还是进去。当时不少做研究的人较悲观,认为如果我们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农业会垮掉,因为中国的农业一个农民只种几亩地,和美国农业、欧洲农业不能相比;还有人认为,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汽车产业会垮掉。现在看来完全是杞人忧天,但是当初我们加入WTO确实是因为担心今天不加入,以后加入成本会更高,而不是我们加入以后会得到更多好处。但恰恰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如果说,沿海港口城市开放搞特区是第一步开放,那么加入WTO就是中国的第二轮开放,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深化改革。我相信,中国推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后,会迎来中国第三轮的全面开放。因此,我始终认为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在推动着改革。 

第十个“窍门”,中国的经验是渐进式改革,而不是激进的改革。 

在这里,可以把中国的改革和波兰的改革作一下比较。当年波兰的改革是请了美国的一个教授作顾问,这位美国教授给波兰设计的就是价格改革一步到位,苏联东欧改革都有这个倾向。而中国的改革却不一样,我们不讲求“一步到位”,而是实行渐进式改革。用邓小平先生的话说,不知道这条河的深浅,就摸着石头过河,把石头踩准了就跨一步,踩不准就回来。“摸着石头过河”成为中国改革的重要方法论。改革开放最初为什么不搞广州特区,而是在深圳这么小的地方设立特区?就是因为考虑安全性问题,如果试验成功固然好,即便不成功,损失也不会太大。为什么建浦东新区而不搞上海新区,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些都是中国渐进式改革,我们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比如,中国人原先不懂得市场经济,如果跨得太急,就会犯很大错误,而通过40年,我们逐步积累了搞市场经济的经验,从方法论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很重要的经验。 

以上我从经济发展角度,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10个“窍门”,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会成功的10条经验。其中,我做了一些比较,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和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存在什么差异?又造成了什么结果?同时,我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发展也提出一点建议。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好是在世界经济开始走上坡路、处在相对繁荣的长周期里面,我们利用了其中的20年时间,取得了快速发展。现在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经济处于相对衰退期,在这个过程当中的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怎么发展,每个国家都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分析和研究。在这方面,中国经验或许能提供一些有益借鉴和参考。 

(整理人:王珍)


【思想者小传】

王战 上海市社联主席、教授,曾任上海社科院院长、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任全国人大代表。专长为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与政策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研究成果有《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上海》《九十年代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研究》《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咨询研究报告》《上海世博会主题研究》《中国加入WTO 上海行动计划纲要》等。(作者照片由上海社科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