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27 浏览次数:359
2018年8月24日(星期五)下午,大英博物馆币章部东亚钱币研究馆员汪海岚(Helen Wang)博士在我所做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我所所长沈桂龙研究员主持。报告后,历史研究所马军研究员首先进行点评,来自上海博物馆、江苏省委党校和我院的专家学者、学生,参与研讨。本场报告是“上海与现代中国学的开端”暨纪念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立6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专场报告之一,也是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学术报告系列的第18讲。
汪博士以“西方人对中国货币的兴趣:东亚货币学的开端”为题,初步梳理了西语文献中的中国钱币研究。该报告以美国传教士邱文明(Arthur Braddon Coole)发表于1967年的《远东钱币学文献目录》为基础,介绍了18至19世纪西语文献中有关中国钱币学与历代货币收藏与研究的开创性人物及其著作。汪博士谈到,早期从事中国钱币收集与研究的欧美人士,其经历、专业与职业背景各异,他们中有汉学家、传教士、商人、医生、植物学家、殖民地官员、银行家、贵金属交易商、军人、探险家、贵族,等等。通过挖掘这些人物的背景,我们可以进一步追溯他们的研究兴趣与动机,同时理解东亚(中国)钱币学在欧美如何发展、缘何如是发展的问题。这是一项开拓性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它不仅关涉中国钱币学本身,也将对汉学、汉学史、欧美钱币学、欧美钱币学史、收藏史等领域内缺失的部分有所补益。汪海岚博士,1988年获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汉语言专业学士学位,2002年获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博士。1991年起任职于大英博物馆钱币部,1993年起任东亚钱币研究馆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东亚钱币学、丝路钱币、斯坦因及其特藏、丝帛的货币功能。出版专著、编著10余种。2011至2016年担任英国皇家货币学会联合荣誉秘书长、《中国钱币》编辑委员会名誉委员,2016年迄今任国际丝绸之路纺织品研究协会会员。2017年创办网站“Chinese Money Matters”。汪博士业余从事当代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曾荣获2017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等多项荣誉。(撰稿:潘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