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汉班讲座】葛剑雄:传统文化的传和承

发布时间:2018-09-20  浏览次数:518


【编者按】什么是文化,什么才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和“承”有何区别,如何才能“传”与“承”,文化是否具有普世性?9月18日,在由上海社科院主办,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承办的2018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班九月)的专题讲座中,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就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承的讲座中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有趣的阐释。

一、什么是文化

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今天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定义。我们研究、讨论一个问题,重要的是大家要有共同的定义、共同的概念。文化是什么?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在他的墓前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住的一个简单事实,人民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根据马克思的论点,文化就是人类群体在长期生活、生产、生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思想意识、艺术、政治、宗教等等,这就是文化。这是文化离不开它产生、变化的大环境,也是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生存的过程中慢慢形成并且发展的。正因为如此,早期的文化和地理环境,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某一特定的群体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为什么是特定的空间和时间?比如说同样是中国,如果生存空间是黄河流域,那么它和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就不同,比如说生活在平原地区和青藏高原就不同,所以有特定的空间范围。时间呢?两千年前的人、两百年前的人和现在的人尽管处于同一个环境,但是他们形成的文化是不同的。这里强调的是特定的空间和时间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生存方式、行为规范、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相应的规则制度,还有与此相适应的物质和精神产物。所以讲文化和某一种观念、某一种制度是有相应的物质和精神,这就是文化。当然文化有各种不同的定义,也许你们有另外的定义,但是我们今天一起讨论的问题,一定先要有共同的定义才能讨论。

二、什么是传统文化    

什么是传统文化?我先讲一讲两个概念。

中国一般把流传下来的一些方式行为称之为风俗,其实风和俗有所不同。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著作《史记》中就曾经引用当时已经存在的谚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如果从一个地方走出去一百里,会发现这个“风”已经不同了。如果再走一千里,会发现“俗”也变了。可见“风”和“俗”不一样,“风”影响的范围比较小,就算一百里。“俗”存在的范围比较大,可以扩大到一千里,当然这个一百、一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数字,而是代表象征。简单的说“风”的范围只是“俗”这个范围的1/10。什么叫“风”,我的解释“风”是流行,就是时尚,正因为这样它的变化比较快,传播速度也比较快,但是另一方面存在时间比较短,影响范围也有限。为什么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因为新的“风”又来了,往往新的“风”取代旧的“风”。为什么影响范围比较小?当传出去一百里新的又来了,所以这个时尚就是有这样的区别。“俗”可以把它理解为习惯、方式,很多“风”一会儿就过去了其中有少数“风”因为它影响大,大家需要它,它就延续下来,等它延续下来就不叫“风”,就称之为“俗”,是一种方式,而不再随时变化,这样存在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所以稳定这样才可以理解为什么“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俗”再延长下来就成为传统了。

传统文化已经不是一阵,不是一时的流行,且已长期存在或起长期作用,范围比较大。如果进一步就可以形成一种观念,一种制度,一种理论,甚至有可能成为一种信仰。不是说过去所有的文化都可以成为传统文化,过去的文化昙花一现就过去了。现在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指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已经形成的长期稳定占主流的文化,这才称之为传统文化。

为什么中国要讲复兴传统文化或者是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因为这种文化遇到了危机。当文化遇到危机,不采取措施,不是更加自觉学习,它会衰弱,甚至有些方面可能就会消失。什么原因?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任何一种文化有它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有它的精神基础。传统文化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就是中国长期存在的农业社会,长期存在的中央集权专制的政治制度,封建专制的价值观,这是它的基础。这个基础变了,这种文化当然就很难继续存在下去。比如传统文化的不少观念,为什么到了近代大家就觉得有问题。比如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为什么不能离开家庭?农业社会一点问题都没有。父亲这一辈种田,儿子、孙子这一辈也是种田,那么依靠自己的土地,离开父母干什么?没有必要。当时没有社会保障,父母年纪大了生病了就是靠儿子伺候照顾。再交通不便,临时想回来也没有办法到了今天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父母在,为什么不能远游?完全可以,远游不影响你跟父母的感情,也不影响父母有需要时能得到医疗和其他的物质保障。何况你为了更多的机会,必须要远游。农业社会变成了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今天变成信息社会,进一步到智慧社会,另外从封建的、专制的、集权的变成了公正、民主的、自由的、开放的。资本主义社会变成社会主义社会,像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当时条件所产出的文化,今天已经不适用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宗教。任何宗教必须有宗教的特点,任何宗教都有神,儒家谁是神?孔子是神吗?孔子自己都不信神。宗教必定要有宗教的典籍,伊斯兰教有《可兰经》,儒家有什么经?宗教要有一套宗教仪式,儒家有什么仪式?祭孔子仪式是后来才出现的。宗教是不需要怀疑,用不着真理,它总是对的。儒家呢?当时就有学生向孔子提出疑问。另外儒家有不同的派别,所以儒家不是宗教,但是正因为不是宗教现在就遇到了挑战宗教的信仰是不需要问为什么,只要宗教本身不发生变化,它还能够起作用。但是儒家的学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宗教,所以是可以质疑,可以讨论为什么,可以改变现在基础变了,传统文化在变,当然威胁到它本身的存在。

第三个原因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和新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有人宣传中国的文化从来没有终端,中国的历史从来没有终端,甚至说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唯一没有终端的例子。这个话不全面。中国的文化之所以没有终端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它从来没有受到过强有力的外来文化的影响。埃及、希腊、罗马,以后的伊斯兰文明,有没有哪一个在历史上可以传到中国来挑战中国的文化,从来没有。唯一曾经对中国文化构成威胁的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但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比较落后,领域人数比较少,所以有几次在军事上的确可以控制中国。比如说蒙古人曾经建立元朝,满族曾经建立清朝,但是到最后由于它们原来文化基础薄弱,人数也少,所以军事上的征服者最终转化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毫无例外。情况维系到近代,但到了近代就受到严重的挑战。西方人远航的船到了中国海南,从明朝中期开始传教士像利玛窦这些人就把西方比当时中国更先进的文化、科学传播过来,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文化,首先传到中国的沿海,以后逐步深入内地,特别是随着工业的发达,以后有了报纸、电报、电话、新式的出版物,有了西方的学校,全面的冲击了中国的文化。所以清朝末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人讲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西方的文化全面展示在中国的面前,有些通过政治和军事的压力强制中国接受,包括马克思主义也传到了中国。这样外来文化和新文化全面的冲击、动摇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它是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

中国原来的文化所依靠传播的物质基础和传播手段都是相当落后的。特别是中国人自己从来不愿意主动传播自己的文化。当西方已经通过大量的出版物传播的时候,中国还长期没有报纸,没有杂志,没有很好的发行手段,当西方的文化已经通过电影、广播在传播的时候,中国大量的地方还没有这些手段,所以等到外来新文化来的时候,传统的文化越来越衰弱。到了近代,中国的传统文化用原来的方式已经没有办法传播,很多都处于断绝的状态。

三、为什么要“传”和“承”

“传”是什么

为什么要讲“传”跟“承”这两个方面,为什么要把它们区别开来?到了今天,对待传统文化首先要坚持“传”,什么叫“传”?“传”就是记录、保护、保存、延长、延续。物质或者非物质的传统文化已岌岌可危,实际上已没有“传”的人,或者有些物质只剩下残余、遗迹、遗址,所以急迫的问题就是要赶快记录、保护保存,尽量延长它的寿命,使它能够继续存在。所以在中国当前最重要的首先是“传”,“传”是无条件、无差别,同时要尽量把不自觉、无意识变成有自觉和有意识的。

为什么要重视“传”?一部分物质在消失、并濒危,甚至已经灭绝,这个和中国物质文化先天不足也是有关的。比如说中国古建筑。中国大量古建筑是砖木建构,都是砖和木材。西方国家大量古建筑都是石材,比如说希腊、罗马大量的都是花岗岩和大理石,而中国长期不用,所以中国建筑即使没有被破坏,它存在的时间也比较短,而且很难修复,那些石结构、钢结构倒了,原来的基础还在,中国最多几个柱子没有了,下面的石头还在就倒了。

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部分的社会基础已经减弱或者消减。比如说中国原来的伦理道德制度,叫长幼有序、尊卑有序,就是年长和年幼的之间有次序,地位高和地位差之间应该有一个次序。这样一个基础到了我们提倡自由平等,本身这个就不存在了,怎么保持?比如说中国的称谓、称呼,原来是相当复杂的,为什么?

第四个理由,物质条件一般来说总是不断的进步,但是人类的精神未必一直进步,我们今天能够达到的精神境界不一定超过了古人。比如说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人物他们达到的精神境界,思想的高度,也许再也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们。所以遗留下来的文化中也许隐藏着今天还不能理解的智慧还有原因就是以往的精神高峰未必能够为后世所超越,不理解不等于它不好,应该先保留下来,这一点已得到科学研究的证实。要重视“传”。光“传”够不够?不够,还有另一部分,就是怎么样“承”。    

“承”是什么    

“承”的实质是什么。“承”就是继承、发扬、延续,还包括转换和创新,转换和创新是最难的。传统文化中的确有精华,但是也有糟粕。精华要选择,不仅保留,而且还要发挥作用。糟粕,尽管也要保留,但是不能再学,要扬弃。一些传统文化不好,但是要留下来让后人知道,不要复制,也不扩大。

“承”中要比较,兼收并蓄,但是本土优先。兼收并蓄,吸收本地,也吸收外地的,但是一般优先采用更符合本地条件的,也就是本土优先。另外因为要承的东西太多,应该分成轻重缓急,“承”不像“传”,“传”是无条件,“承”的时候有所选择。

还有要注重效果,因为古代、传统的再好,不是马上就能应用于今天,这个最难的就是要实行创造性的转换,要有创造,要转换。比如我们现在说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仁义孝这是精华,很好。但是能不能把古代的这些观念、礼仪全部搬到今天?现在有些地方讲传统文化,就要让小孩子穿上汉服跪拜,整天念的就是儒家的经典,见了父母要磕头,叫大家坐在一起给父母洗脚,有效吗?没有什么效果。为什么?今天讲孝道,今天讲仁义,要根据今天社会的需要给它采用一种适当的方式,有的要给它加上新的内容。如果不是根据今天的需要完成创造性的转换,那么传统文化的精华很难得到延续,更难得到弘扬。

如果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实行转换,那么才能够真正起到“承”的作用,如果对中国文化的解释转换,解释这个世界的难题才是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宗教,但是是非标准就是整个国家的标准,也就是整个国家制定规章法律的基础,所以很多概念是根深蒂固的,现在怎么样把它实行转换。

今天主要从传统文化的两个方面,对它怎么样做到“传”,同时又做到“承”,如果这样做了,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在我们国家发挥自己的作用,也可以为世界提供有益的经验,但是这个不是凭理论、凭口头,要凭未来的实践。还有一点,文化离不开这个特殊环境,中国证明行之有效的,能不能在其他国家生效,也不一定。所以我们对文化一方面要自信,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要认为我们的文化就一定适合人家。反过来人家的文化也不一定适应我们,所以要采取这样的态度。

 

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委员。从事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文化史、环境史等方面研究,著有《中国人口史》(主编,第一卷)、《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等专著和论文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