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兆红:博览会能否带来“经济景气”

发布时间:2019-07-16  浏览次数:477


原载:2009年1月12日《解放日报》

在全球金融危机肆虐之时,很希望能有新的因素改变这种经济低迷之势。一年之后,上海将迎来世界博览会。有人说,世博会能刺激经济增长;也有人认为,世博会只是一个大型展览,并不存在特别的经济推动作用。那么,博览会能否带来“经济景气”效应?

尽管与直接的经济政策,如金融政策、财政政策、技术引进政策等相比,人们会缩小甚至轻视博览会的经济效果,但随着商贸的发展,博览会的巨大商业价值,逐渐被人们挖掘出来并得以认识。

博览会是为鼓舞公众兴趣、促进产业、发展贸易,或为了说明一种或多种生产活动的进展和成就,对艺术品、科学成果、工业制品等进行的有组织的展览。它包括各种类型的展览会、陈列会、劝业会等。在近代,我国也将其称作“赛珍会”、“炫奇会”等。博览会具有示范和聚合效应。在一定时期内,它能吸引与展览相关的各种生产要素向主办地集中,并带来相关投资和旅游需求、增加就业和收入、推进技术创新等巨大的经济效应。这些都会为举办地带来特殊的景气现象。举办地充分利用“博览会景气”,积极推进先进生产要素与自身经济社会的有效结合,必然会促进经济增长,带来“经济景气”。

世界博览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博览会。因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者规格高,世博会的“经济景气”尤其令人瞩目。世博会按性质、规模、展期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注册类(或称综合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6个月,2010年上海世博会属于此类;另一类是认可类(或称专业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3个月,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则属于此类。综合性博览会的级别更高、影响力更大。

综合性世博会是精华荟萃的全球性大型展览会,并会吸引大量的参观者、参展者。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相比传统形式的经济政策等,举办世博会所产生的激励作用持续期更长、传播范围更广。一届综合性世博会所形成的经济激励效应,在会前及会后一定时期内都会波及国民经济的深层角落。

以1985年日本筑波世博会为例。有研究显示,日本用于这届世博会的直接开支为11579亿日元,而由此为日本衍生出的经济增长则为23163亿日元。这大约相当于1985年日本GDP总量的0.75%,是世博会直接支出的1.9倍。也就是说,政府和企业在世博会上每直接投入100日元,最终就会为日本经济带来价值190日元的产品和服务。根据世界经济信息服务公司计算,世博会及其衍生的产值,既能促进举办城市GDP的增长,更能促进举办国GDP的增长。此外,世博会当年对举办国GDP的贡献最大,但并不局限于该年。筑波世博会在闭幕后的第十年即1995年,仍为日本贡献了0.1%的GDP增长。

世博会对主办地的直接或间接经济社会效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带来的效益。回顾历届世博会,无论承办城市大小、无论该届世博会是否成功,围绕世博会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通讯、娱乐设施等,都为当地带来了极大利益。1970年大阪世博会,就大大推动了大阪的交通、高档住宅、商业设施及文化交流场所建设,推动了关西地带城市群的形成,对日本的经济发展和布局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是世博会品牌开发带来的效益,这包括门票、纪念品销售、餐饮、旅游、消费、就业等。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在21世纪初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上海世博会会期长达184天,目前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已达220多个,预计海内外参观者可达7000万人次。如以此计算,仅世博会门票、餐饮、旅游纪念品等的直接销售收入就极为可观。

三是科技分享的效益。随着时代变迁,展览品的经济性与市场竞争力也成为一项重要考虑因素。世博会并不是单纯的展示,它既可以促进参展者之间的竞争,从而实现促进品质全面提高和改善科技发展的机能,又可以通过展示,使参观者和参展者共享集中在科技和产品中的技术知识与理念,从而实现形成并扩大市场的机能。一定意义上说,世博会的本质机能就包括分享未来理念、促进技术知识和信息的传播。

四是提升世界竞争力的效应。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城市魅力的不断提升与张扬。承办世博会能快速有效地做到这一点。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最大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从经济意义上看,成功的世博会能使举办国家和城市更加向世界开放,并将其置身于国际市场。上海世博会将有利于打造“中国品牌”,带动国内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并推进我国社会规范、经营习惯、管理制度等发展和产业制度的现代化、国际化演变。

当然,综合性世博会并非以商业性为目的,而是让世界各国展示自身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各方面成就。由于世博会内容、参观者数量的不确定、世博建筑再利用限制等因素,世博会经营也存在隐患。把世博会作为提高国家与城市竞争力的重大机遇,事先开展精心和长期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给上海世博会带来种种猜想。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市场潜力巨大。在经济危机袭来之际,若能有效启动13亿人口的内需市场,我国就能应对并战胜经济危机。参与上海世博会,其他各国也可以从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受益。一些展览业大国即使对展览业的热情降低,但也绝对不想失去中国这个大市场。截至目前,所有已确认参展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无一表示会因金融危机退展或调整原有方案。有全世界的通力合作,上海世博会将成为经济复苏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