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20 浏览次数:504
11月6日,为贯彻落实市委宣传部《关于在宣传系统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意见》部署要求,以及推动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的学科发展和智库建设,中国学所特邀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孙宜学教授,作了题为《“一带一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的学术报告。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沈桂龙研究员主持会议。
孙宜学教授认为,中国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专门人才的需求标准之间存在着巨大落差,需与求之间瓶颈多,解决难度大。建构“一带一路”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理论体系是基础。对传播内涵与目标、途径与方法、问题与对策、机制保障,文化传播与文化外交、文化产业、经济模式的关系等学科建设关键要素进行充分分析、论证与研究。
孙宜学教授指出,所培养人才要能基于民族文化传统不断汲取融会贯通。“一带一路”建设所需中华文化传播专门人才必须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有能力、有办法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成为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交汇的熔炉,传播本民族文化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新认识、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创新民族文化,最终形成“一带一路”“日常而不自觉”的文化生态,百家齐放,百家争鸣。
孙宜学教授认为,培养主体要坚持培养计划与动态调整机制的统一。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统一目标的前提,创新“一带一路”中华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体系,突破“以学为主”的传统模式。以创建“一带一路”专门实践平台为手段,以拓展政府——高校——企业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为实施路径,实现“教”、“学”、“练”、“用”四位一体、无缝衔接、相互融合、互为补充,使专业课学习、实践技能与跨文化交际技能培训实现有机统一。“政府——高校——企业”三位一体自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是捷径。中国和沿线国家可以精准对接“一带一路”需求,采取“订单式”培养方式,以政府需求为导向,推动高校的教学资源优势与用人单位的实践资源优势相结合,构建一个立体的人才培养自循环模式。
孙宜学教授指出,传播方式要实现地方模式的“跨本土”融合。中华文化传播的前提,是要对沿线国家的民族文化进行细致调研分析,确立差异化的传播手段和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实现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形成基于国别文化特色的“国别模式”、“地方模式”、“本土模式”。以中国为主导,建立各国经验交流的平台,推动各国的国别经验之间进行互鉴互学。
孙宜学教授认为,中国文化传播含蓄且意蕴深厚,需要再三研究方可略懂一二。西方文化传播直露一览无余,喜以幽默风趣通俗易懂为传达方式,受众喜欢听成故事。以中国形式的传播手段实现外国形式的接受,得到无形式的吸收和融化,是文化能否走出去的基本前提,是基本手段,亦是基本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