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之党课学习——沈桂龙: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与中国学所努力方向

发布时间:2021-07-14  浏览次数:238



79日,根据所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总体安排,中国学所党支部书记、所长沈桂龙研究员为全所党员上党课,围绕“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与中国学所努力方向”主题做了专题报告。

沈桂龙表示,习近平总书记5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上关于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讲话极为重要,对于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做好中国学所工作特别有指导意义。总书记在这次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沈桂龙认为,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首先要认识到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性。国际传播能力和国家形象的维护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家形象和国际传播能力都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认识到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必要性。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外部不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冲击,加上自身文化实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落差,从而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显得十分迫切。

沈桂龙还分析了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方式和路径。他认为,要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需要着力改进国际传播方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播方式的立体化,借助纸媒、互联网、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维度进行展示;二是传播方式的国际化,既要体现民族文化的特色,也要善于转换,运用国际社会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提高传播有效性;三是传播方式的市场化,依托一定的市场化手段,创新传播方式,扩大传播影响。

沈桂龙表示,中国学所为更好地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要在三个方向上努力,一是提升科研人员的交流能力,体现在自身的语言把握能力和对外交流能力,同时对科研人员的政治鉴别力、政治敏感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二是加强专家网络建设,要依托世界中国学论坛和青年汉学家研修班这两大国家级学术平台,构建全球性的海外内智库与专家交流网络;三是要重视提升研究观点的国际影响,科研人员在做学问的同时也要将自己的研究观点传播出去,增强影响力,做好学术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