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7 浏览次数:10
沈桂龙
1970年12月生,江苏兴化人。先后获工学学士、管理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5年入选国家文化英才项目,上海首批重点智库——世界中国学研究所重点智库首席专家,“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美国亚洲协会青年领袖项目成员,居里学者。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政治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
周武
历史学博士,198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上海城市史和世界中国学研究,曾任伯克利加州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6年入选首批上海市领军人才,现为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导,近代上海史创新型学科首席专家,《上海学》集刊主编,著有《中国遗书精选》《张元济:书卷人生》《大上海的兴起》《世界的上海》《边缘缔造中心:历史视域中的上海与江南》等,主编有《陈旭麓学术文集》《世界的中国》《以中国为方法》《海外上海学》等,另有《梁启超社会思想研究》《西语世界中国研究的典范转移》等论文百数十篇。
吴雪明
1977年生,浙江龙游人,1998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双学士学位,2001年和2009年先后获得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硕导。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理论、开放型经济和中国国际地位等相关问题,
焦世新
研究员、博导,博士,1975年生,主要从事中美关系、中国外交以及中国与国际制度、国际体系关系的研究,研究成果获得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
胡筱秀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政治学博士后,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中国政治、统一战线与城市治理。主要成果:个人专著有:《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参著多部;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学术月刊》、《江苏社会科学》、《政治与法律》、《解放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多次获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委统战部、上海市政协、上海市委宣传部、浦东新区老干部局党建课题多项,获得省部级奖项多项。撰写各类专报多篇,获省部级领导批示并获省部级决策咨询信息录用。历任上海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及理事,上海市统战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及理事。2008年赴香港中文大学参加政治学工作坊,2015年参加教育部与北大复旦联办的《比较政治》师资培训,2011年参加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培训,2020年被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基地特聘为兼职研究员。
潘玮琳
历史学博士,200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导,中国学理论研究室主任。曾赴美国杜克大学亚太研究所、美国卡特中心、韩国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院、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学,并曾任上海纽约大学环球亚洲研究中心兼职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质文化史、中外交流史和中国学史。
谢一青
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学和金融学。在国际经济学领域,主要致力于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企业国际化和全球价值链分析。在金融学领域,主要研究中国的金融政策效应、金融衍生品、以及基于区块链的比特币用户特征分析。
褚艳红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导。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海外中国学专业博士,研究领域为海外中国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美国中国妇女史研究。曾赴韩国、中国台湾等地访学。在《史学理论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史林》《历史教学问题》《探索与争鸣》《中国史研究动态》《海外中国学评论》《中国学》《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报》等刊物或编著上发表学术论文、译文多篇。专著两部《世界中国学概论》(合著)、《变动的视角: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中国妇女史研究》;译著两部,包括《中华药商》(主持翻译)和《山茂召日记》(独译)。
顾鸿雁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政府与国际关系专业博士,主要从事中日农业与环境政策、乡村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和重点智库课题等,曾在Ecology and Society、Land Use Policy、《现代日本经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国外社会科学》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人地共生:日本乡村振兴的转型与启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1年)。曾获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资助赴名古屋大学交流访学,在联合国大学高等研究所任职期间曾担任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研究员以及上智大学访问学者。
张焮
法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中国学季刊》编辑部主任。主要研究美国中国学,长期跟踪美国精英阶层的对华认知、中国道路的国际反响、中国理念的国际传播。
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与美国左翼中国研究的兴衰),美国中国学相关的国家高端智库课题3项、中联部课题1项,中国学相关的上海市哲社项目2项。在《当代中国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国际关系研究》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理论文章近20篇,多篇专报获中央领导、上海市主要领导批示。著有《美国中国观的历史变迁及其现实启示》,编有《论中国》《中国研究热》等书。